隆中在襄阳城西北二十五里,万山在城西十里,因此不到中午,诸葛亮就已经来到了陆良的小院。
诸葛亮一开始对这里简朴的外观同样很是惊讶,但联想到陆良是不久前从北方南下衣冠,也就并不奇怪了。
转而,他对院落中陆良正在试图改进的曲辕犁等农具很感兴趣。
诸葛亮曾经自述躬耕于南阳,虽然这并不是如同农夫一样日夜劳作,但是诸葛亮确实对农业诸事有具体的了解。
诸葛亮天分很高,身处襄樊这个南北交汇之地,他吸收着南北两方的学术思潮。
身上既有北方传统儒生推崇的崇敬周礼与道德,也熟稔信任法家科律规矩天下的意义,而且同样兼具纵横家等以利益分析筹算天下的视野。
不过从后来诸葛亮推进连弩等工具的发明来看,诸葛亮对发明创造也很感兴趣,这才细细查看着陆良留在庭院之中的曲辕犁原型。
陆良一时间有些恍惚,史书中讲诸葛亮身高八尺,也就是一米九左右的山东大汉,陆良抬眼望去,如今年轻的丞相确实是看着比自己还要高一头。
丞相脸比较方正,双目透亮,看着确实是一股相由心生的浩然之气,不然也不可能一生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。
和陆良相比,丞相的着装要显得正式的多,黑帻头冠把头发紧紧扎起,身穿深色的直裾袍,而陆良现在也并没有一顶冠。
“丞……诸葛先生来访,良有失远迎,万望恕罪。”
诸葛亮惊讶于陆良的年轻,以及并不符合士人的装束,尤其是陆良头上的那条青色帻巾一般是农人所用,士人从不会佩戴,不过他很体面地没有任何表现。
“陆先生客气了,亮久闻先生之才,这次贸然来访,多有打搅。”
陆良其实有很多话想问丞相,尤其是想知道黄月英长的到底怎么样,但他忍了忍,还是以待客之礼,引着诸葛亮走进了自己的茅屋之中。
进了茅屋,诸葛亮又是心底泛起一丝惊讶,虽然知道陆良是南下逃难的士人,但是士子无书不生,诸葛亮扫了一遍陆良的茅屋,除了一些竹简纸张和文房用具,没有发现一卷书。
和刘备相比,诸葛亮毕竟是出身士族,因此他还是有些疑惑,为何这陆先生与一般士子这般不同,又为何能这般精准地预测天下局势变化。
但很快,诸葛亮就被陆良随手绘制的那副堪舆图给吸引过去了。
“陆先生绘制的是天下形势图?”
“诸葛先生叫我俭让便好,先生年长我六……一些,不必拘礼。”
陆良一边泡茶,一边和诸葛亮说道。
但是幸亏讲出来的话过了脑子,古人的生辰一般不会告诉第一次见面的人,陆良虽然知道丞相生年,但是随口就讲了出来,恐怕丞相得疑惑了。
“温良恭俭让……”
诸葛亮思忖着这个同样不合习惯的字,心中哑然失笑,心想就少了一个“温”和一个“恭”,想来这陆先生的长辈同样也是一个不循常理之人。
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是陆良自己起的字。
“既然如此,我也就躬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诸葛亮笑笑,朝着陆良再次施礼说道。
陆良摆上了茶水,随即把用木炭在木板上画的地图放在了几案之上。
诸葛亮眼睛就没从堪舆图之上拿下来,这副堪舆图形制奇特,但是细细查看之下,又有诸多妙处,对一个准备纵横天下的年轻人来讲有巨大的吸引力。
不过诸葛亮心想,至少得先和俭让聊聊修行的学问和师承啥的。
虽然水鉴先生对俭让的才能已经盖了帽了,但是对俭让的来历除了北方士子再无其他。
于是诸葛亮好不容易把眼睛从堪舆图上拿下来,而后施礼说道:“俭让,我这次来访,是听闻你的才能博冠古今,能够带给周围同好巨大的启发。”
“我研读马师、郑师等人古文经学诸多先圣经典,也跟随在宋师门下修习学问,又因为身处襄樊南北交通的要冲,也得以学习一些其他的纵横之术。”
“我研读《申子》《韩非子》等法家权谋,《孙子兵法》的奇正之道,也学习《管子》利出一孔的法霸之道。”
“但是纵然如此,我也时常感觉到对学问的理解并不能深入,就好象是一个人行走在汉水旁边的浓雾之中,看不清要走的道路,因此心中时常烦闷,特来请教。”
诸葛亮罗列了一下自己的师承、修行的学问,这也是一种自我介绍,古人重师承,出门在外得明确自己的师承关系。
而且知道了双方的学问流派,也更容易交流,不然研究自然科学的也不好和人文社科的聊天。
陆良也很清楚这一点。
因为已经刷新了【一经儒生】词条,陆良能够听出来丞相所言的马师、郑师、宋师,分别就是东汉末年名士马融、郑玄,以及荆州学派内核人物宋忠,这都是一些主流学派。
而丞相着重提到的韩非、管仲等人经世致用的书籍,也是已经明确体现出了未来丞相儒法兼修、注重实效的治学风格。
不过,初阶的文人词条都主要是文章训怙,让陆良具备简单的读写能力,但是这所谓师承关系、学问流派并不能讲出来一二三。
阐述学问师承这个问题陆良预见到了,本来他就准备泛泛讲讲东汉时期主流经学,而后就转到更为重要的实事议论上来了。
不过陆良却从刚才诸葛亮的话里灵光一闪,大概反应过来不久之前他刚刚刷到的高阶文人技能词条的指代。
当年他读书之时曾经记得司马迁和郑玄都有志于总结先贤,司马氏谓之“究天人之际、通古今之变”。
而郑玄则是“念述先圣之元意、思整百家之不齐”,与词条旁边先圣元意、百家不齐对上了。
陆良心中一喜,虽然郑玄的地位还比不上后世,不过如今也已经是声名远播了。
如果自己兑换词条之后成为郑玄门生,那这个师承确实是够硬的。
于是陆良继而施礼说道:“诸葛先生涉猎广博,良才疏学浅,南下之前曾随郑师研习过几年学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