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书包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二书包小说网 > 我有36524个民间恐怖故事 > 第167章 趴在背上的鬼

第167章 趴在背上的鬼

2012年的夏天,靠山屯王建国家一周岁的儿子王小宝,要办抓周宴。

王小宝长得虎头虎脑,一笑就露出两颗小奶牙,屯里人都喜欢他。

王建国两口子早就开始准备抓周的东西。

放了笔,希望孩子以后读书成绩好。

放了小算盘,盼着他学业有成后当老板。

还放了个小玩具枪,想着孩子要是喜欢,以后去当兵也挺好。

抓周宴定在中午,亲戚朋友都来了,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。

王建国他妈抱着王小宝,把他放在铺着红布的小地桌前。

王小宝晃悠着身子,伸手就往地桌上爬,周围的人都凑过来,喊着:“抓笔!抓算盘!”

王小宝爬到桌子中间,看了看笔,又看了看算盘,最后一把抓住了玩具枪。

王建国乐了:“好小子,跟我一样,以后当解放军!”

众人都跟着笑,屋里一片热闹。

就在这时,院门口传来了自行车的铃铛声。

王建国抬头一看,是他住在邻村的二姨,昨天就说好了要来。

王建国赶紧迎出去:“姨,你来了!快进来坐!”

他姨推着自行车,笑着走进来:“刚到屯口就听见你们家热热闹闹的声音了。”

王建国的妈抱着王小宝,凑过去:“小宝,快看,是姨奶奶!”

平时王小宝见了谁都笑,可这次,他一看见姨奶奶,突然就不笑了,紧紧抱着王建国妈的脖子,眼睛里蓄满了泪水,像是很害怕。

王建国的姨愣了一下:“这孩子今天是咋了?上次见还让我抱呢。”

王建国妈哄着王小宝:“不怕不怕,是姨奶奶呀。”

说着,她把王小宝递过去,想让姨奶奶抱抱。

可姨奶奶刚伸手,王小宝“哇”的一声就哭了,哭得撕心裂肺,手脚乱蹬,死活不肯让姨奶奶碰。

屋里的热闹声一下子停了,众人都愣住了。

王建国的姨脸上有点挂不住:“这孩子今天咋这么不待见我呢?”

王建国赶紧打圆场:“姨,您别多想,可能是今天人多,孩子有点不适应。

他姨叹了口气,没再多说,找了个凳子坐下。

王建国妈抱着王小宝,哄了半天,可王小宝就是哭,哭得脸都红了,嗓子也哑了。

到了下午,客人们都走了,王小宝还在哭,一会儿哭一会儿睡,醒了又接着哭,怎么哄都没用。

王建国两口子急得团团转,摸了摸孩子的额头,也没有发烧。

喂他奶,也不吃。

换了新尿布,还是哭。

王建国的妈说:“这孩子怕不是撞着啥不干净的东西了,去找后街的刘婆婆看看吧。”

刘婆婆在屯里相当有名气,谁家孩子不舒服,或者家里发生怪事,都找她。

王建国赶紧去后街,把刘婆婆请了过来。

刘婆婆六十多岁,头发花白,手里拿着个烟袋锅。

她走进屋,看了看哭个不停的王小宝,又闭上眼睛,嘴里念念有词,手还轻轻拍着桌子。

过了一会儿,她睁开眼睛盯着屋里窗台,脸色有点难看。

“你们家今天是不是来了个外村的人?”刘婆婆问。

王建国点头道:“是我姨,骑自行车从邻村过来的。”

“她是不是从西边来的?路过了村外的老井?”刘婆婆又问。

王建国想了想说:“应该是,我姨家在西边的李家庄,来咱们屯,肯定得经过村外的老井。”

刘婆婆叹了口气:“那井里有个死老头,你姨路过的时候,他跟上了,趴在你姨后背上,一起来了你家,现在还没走呢。”

王建国和他媳妇都吓了一跳,环视一周后说道:“刘婆婆,您是说我姨带了个鬼过来?”

刘婆婆点头:“那老头是前几年掉井里淹死的,知道你家小孩办周岁宴,就跟着你姨过来看看热闹,可小孩子眼尖,能看到他,被他一吓,魂儿就有点不稳了。”

王建国的妈赶紧问:“刘婆婆,那咋办啊?您快想想办法!”

刘婆婆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布袋,里面装着一块骨头:“这是猪耳后的‘猪惊骨’,能辟邪。

你们找根红绳,把它系在孩子手腕上,再烧点纸钱,在门口摆点吃的念叨念叨,让那老头走吧。”

王建国赶紧找来红绳,把猪惊骨系在王小宝的手腕上。

又去灶房拿了点纸钱和吃的,在门口烧了,嘴里还念叨着:“老人家,我知道您没坏心,但我们家孩子小,您别吓到他,赶紧走吧,以后我们常给您烧纸钱。”

说来也怪,王建国念叨完没一会儿,王小宝就不哭了,睁着眼睛,看着王建国的妈,还咧嘴笑了笑。

王建国两口子这才松了口气,赶紧给刘婆婆道谢,还塞了点钱。

刘婆婆摆摆手:“不用谢,以后要是再有人来,尤其是走夜路或者路过老井、老坟的,先在门口拍怕背上的灰,再进屋,小孩子天眼没关,容易看见那些东西。”

后来,王建国问他姨,那天路过老井的时候,有没有看见啥。

他姨想了想说:“那天路过老井,就觉得后背有点凉,像是有人在我身上趴着,我还回头看了看,啥也没有,以为是风吹的呢。”

从那以后,王小宝再也没那样哭过。

王建国把那块猪惊骨做成了吊坠,说以后不给王小宝戴那些花里胡哨的金银项链,就戴这个,能护辟邪。

后来,谁家孩子满月或者周岁,都会找块猪惊骨,系在孩子手腕上或戴在脖子上,图个平安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