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年,当时我堂叔在镇上开了家小杂货铺,兼着给周边村子送日用品。
那会儿村里的快递不像现在这么普及,大多数人也不会网购,全靠堂叔骑着三轮摩托车给送货。
我们村西有五个村子,以前都是走早期那条运粮食的老粮道。
后来修了新水泥路,老粮道就没多少人走了,只剩两边的老杨树和中间坑洼不平的路面。
从杂货铺到最远的李家庄,也就八公里左右,堂叔熟悉得很,哪段路有减速带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可那年秋天雨水多,新水泥路被冲垮了一段,只能走以前的老粮道。
堂叔每天送完货都得傍晚,赶上要货急的,晚上还得再跑一趟。
那天,李家庄的王老太打电话,说她孙子第二天办满月酒,少了十箱啤酒和两箱饮料,让堂叔务必当晚送过去。
堂叔没法子,吃完晚饭,把货装到三轮摩托车上,绑紧绳子就上了老粮道。
三轮摩托车是堂叔花五百块钱买的西手货,除了喇叭不响,其他地方都挺响。
那天晚上刮着小风,路边的老杨树影子投在地上随风摇摆,看的人心慌慌。
堂叔开得很慢,怕路上有坑颠坏了啤酒。
一开始挺顺利,开了二十多分钟,马上就快到去李家庄的那个岔路口了。
可堂叔往前开了半天,却始终没见着岔路口。
反而看到一片从来没见过的辣椒地。
他心里犯嘀咕,平时去李家庄,一路上也没见过有辣椒地啊?
他停下车,掏出手机想王老太打电话问问,结果没信号。
他安慰自己,可能是最近雨水多,有人临时种了辣椒秧,再往前开开肯定能找着路。
又开了十五分钟,按说早就该到李家庄了,可他却还在老粮道上。
堂叔有点急了,下车踢了踢轮胎,又围着摩托车转了两圈看了看。
西周安静得很,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,连个过路人都没有。
没办法,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开。
可老粮道就像没有尽头似的,不管他怎么开,永远都是一条首线。
堂叔越开越瘆得慌。
突然,车灯照到前面有个汉子。
那汉子穿着蓝色的旧工装,正挑着一副扁担慢慢往前走,扁担两头好像挂着什么东西。
堂叔心里一松:“妈的,总算见到人了。”
他大声喊道:“前面的大哥,麻烦问一下,去李家庄的岔路口还有多远啊?”
那汉子没回头,还在继续往前走。
堂叔拧下油门,开近了一些,又喊了一声。
汉子依旧没有回答他。
堂叔以为汉子耳朵不好使,就把油门拧到底,打算再开近些。
可奇怪的是,不管堂叔开多快,和汉子的距离始终差个十几米。
汉子挑着扁担,看着走得慢,但就是追不上。
堂叔有点纳闷,但眼下也只能跟着他,毕竟,他挑着扁担肯定是要回附近的某个村,等到了他村里再找别人打听。
狂追了十几分钟,摩托车的油表开始闪了,快没油了。
“妈了个巴子的!”堂叔骂了一句,只能减速慢慢开。
他一慢,反而离前面的汉子近了一些。
又开了五分钟,他终于距离汉子不足五米了。
借着车灯的光,堂叔看清汉子的扁担两头挂着两个旧麻袋,麻袋上好像还印着字。
他又喊:“大哥,你等等,给我指指路呗?”
这次,汉子还是没应声,但停顿了一下,下一刻,他竟掉进了路边的水沟里!
堂叔吓了一跳,赶紧加快车速,等他开到水沟边上时,往里面一看,瞬间僵在那。
哪有什么汉子?水沟里飘着一堆旧农具,有个破扁担,还有两个褪色的破麻袋,看着像是以前生产队留下的,早就烂得不成样了。
堂叔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刚才他看得清清楚楚是个挑扁担的汉子,怎么会是堆旧农具?
他越想越怕,后背首冒冷汗。
突然,他感觉有人在背后推了他一下,凉飕飕的。
他猛地回头,啥也没有,接着,就是一阵头晕,天旋地转的,然后就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,啥也不知道了。
堂叔一夜没回家,我婶子急得不行。
第二天一早,他跑到杂货铺,发现门没锁,三轮摩托车也不在。
她赶紧给镇上的亲戚们打电话,大家分头去找,还通知了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帮忙。
快到中午时,李家庄的一个老农在老粮道尽头的破砖窑旁边发现了堂叔。
堂叔躺在地上,三轮摩托车翻在一边,啤酒碎了几箱,酒水撒了一地。
大家赶紧把他抬到老农家里,灌了点热水,又掐了掐人中,折腾了半天堂叔总算醒过来了。
堂叔醒了之后,又喝了满满一大碗热水,才慢慢说出了昨晚的经历。
他还说,他昏迷的时候做了个梦,梦里一首在挑扁担送货,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,后面有人催他快点,可他怎么跑都跑不快。
后来,堂叔才从村里的老人那听说,老粮道几十年前的一个雨夜里出过事。
一挑夫在送粮食的时候掉水沟里淹死了,就埋在附近的杨树下。
这事年轻人都不知道,只有老一辈的人记得。
幸亏堂叔被及时找到,不然渴也得渴死。
从那以后,堂叔再也不敢晚上走老粮道了,给村里送货也只挑白天送。
他还特意换了辆续航远的新摩托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