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书包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二书包小说网 > 我有36524个民间恐怖故事 > 第97章 山涧龙密

第97章 山涧龙密

你听过“救龙得福报”的说法吗?

我姥姥的太婆,也就是我外高姥姥,民国时期在沂蒙山里当郎中,救过一条化成人形的白龙。

后来,家里几代人都被护着,逢凶化吉。

这事是姥姥临终前讲的,说外高姥姥到死都记得,那天在山洞里见到的白龙,鳞片白得像雪。

那是1938年,外高姥姥才16岁,跟着她爹在沂蒙山下的李家村开医馆。

那时候兵荒马乱,老百姓穷,很多人看病拿不出钱。

外高姥姥的爹就说:“有钱没钱,先治病,实在拿不出,给个红薯、一把野菜都行。”

所以附近十里八乡的人,都愿意来他们家看病。

那年秋天,山里下了场大雨,冲坏了不少山路。

雨停后,外高姥姥上山采药——她爹让她采点柴胡和金银花,说是治感冒的药快用完了。

她走的是常去的那条山涧路,快到半山腰时,发现平时干涸的山涧边,多了个山洞。

洞口站着个老人,穿着粗布衣裳,头发胡子全白了,正扶着墙咳嗽。

外高姥姥心善,走过去问:“大爷,您没事吧?是不是淋了雨?”

老人转过身,脸色蜡黄,左腿裤腿上全是血,还在往下滴。

“丫头,我脚崴了,又被石头划了个口子,走不动了。”

外高姥姥一看,老人的小腿上有个大口子,肉都翻出来了,还沾着泥土。

她赶紧从药篓里拿出干净的布条,蹲下来想帮老人包扎:“大爷,我家是开医馆的,我先给您包一下,您跟我下山,我爹能治。”

老人摆摆手:“不用,我就在这山洞里歇着就行,你要是方便,下次上山带点药来,我给你钱。”

外高姥姥说:“不要钱,治病救人是应该的。”

她把自己带的两个玉米面窝头,塞给老人,“您先吃点东西,我这就回去叫我爹来。”

跑回家后,外高姥姥把这事跟她爹说了。

她爹一听,赶紧拿上药箱、纱布和清水,跟着外高姥姥往山上跑。

到了山洞,老人正坐在地上啃窝头,见他们来,赶紧站起来:“麻烦你们了,还让你爹专程跑一趟。”

外高姥姥的爹蹲下来,解开老人的裤腿,先用清水洗干净伤口,又用小刀把烂肉刮掉,敷上自制的药膏,最后用纱布包好。

“伤口挺深,得换几次药才能好,你要是不嫌弃,跟我们下山住,方便换药。”

老人还是拒绝:“不了,我一个外乡人,住你们家不方便,丫头,以后就麻烦你每天上山给我换药,我在这等你。”

外高姥姥的爹没再劝,只跟外高姥姥说:“每天记得带药和干粮,别让老人家饿着。”

从那以后,外高姥姥每天早上都上山给老人换药,顺便带点吃的。

有时候是窝头,有时候是红薯,偶尔还会带碗热粥。

老人话不多,每次换药时,就问外高姥姥家里的事,问医馆忙不忙,问山下的收成怎么样。

外高姥姥也问他是哪里人,为什么来山里,老人只说“老家遭了灾,出来躲躲”,再问就不说话了。

换了十几天药,老人的伤口渐渐好了。

那天早上,外高姥姥像往常一样上山,刚走到山涧边,就下起了大雨,电闪雷鸣的。

她怕老人淋雨,赶紧往山洞跑,跑到洞口时,突然听见山洞里有“哗啦”的声音,像是水流声。

她推开老人用树枝和茅草在洞口搭的帘子,往里一看,吓得手里的药篓都掉了。

山洞里没有老人,只有一条白龙。

它趴在地上,身子有水桶粗,鳞片白得发亮,脑袋上有两只角,胡须有筷子那么长,正低着头舔自己的受伤小腿。

外高姥姥哪见过这阵仗,尖叫一声,转身就往山下跑,跑着跑着,脚下一滑,摔在泥坑里,晕了过去。

等她醒过来,己经躺在家里的床上,她娘正用热毛巾敷她的额头。

“你咋回事?从山上摔下来,还发着烧,嘴里一首喊‘龙’。”

外高姥姥把在山洞里见到白龙的事说了,她爹娘都不信:“你肯定是摔糊涂了,这世上哪有什么龙?都是幻觉。”

第二天,外高姥姥的爹让她在家休息,自己上山去看。

到了山洞,老人不在了,只有地上的纱布和几个空碗,洞口的石壁上,用炭灰写着两个大字:“多谢!”

字写得很高,正常人站在地上根本够不到。

过了几年,外高姥姥嫁人生子,生第一个孩子时,难产了。

那时候没有医院,只有接生婆,折腾了一天一夜,外高姥姥流了很多血,眼看就要不行了。

接生婆都慌了,说“准备后事吧”。

就在这时,外高姥姥突然晕了过去,梦里见到了那个白胡子老人,老人笑着说:“丫头,别怕,我来帮你。”说完,就用手在她肚子上轻轻一点,外高姥姥突然觉得浑身暖和,接着就醒了,肚子一阵疼,孩子顺利生了下来,血也止住了。

接生婆和外高姥姥的娘都说:“是菩萨保佑。”

外高姥姥却知道,是白龙救了她,她梦里见到的老人,就是那条白龙变的。

后来,这样的事又发生过好几次。

有一次,外高姥姥去河边洗衣服,不小心掉进河里,她不会游泳,在水里扑腾,眼看就要沉下去,突然觉得有东西把她托了起来,轻轻推到岸边。

她爬上岸后,回头看河里,什么都没有,但她知道,肯定是白龙救了她。

还有一次,外高姥姥的爹病重,卧床不起,自己开了药,也请了好几个邻乡的郎中,但都没用。

外高姥姥夜里梦见老人,老人跟她说:“你爹没事,明天早上让他喝一碗山涧里的泉水,再配上你采的柴胡,就能好。”

第二天,外高姥姥照着做了,她爹喝了泉水和采的药,果然好了起来。

外高姥姥的爹去世那年,外高姥姥又梦见了老人,老人说:“把你爹埋在村东头的山坡上,那里风水好,能保佑你们家。”

外高姥姥照着做了,后来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,孩子个个有出息。

大儿子也当了郎中,后来成了县里医院的院长。

二儿子参了军,立了功,当了军官。

小女儿嫁了个教书先生,子孙后代都是读书人。

外高姥姥活到90岁,临终前跟姥姥说:“那年下雨,我要是早点上山,就不会见到白龙的真身了。他肯定是以为我不会来,才变回原形,想借着大雨走的。他救了我,也救了咱们家,咱们得记得这份恩。”

现在,我们家还保留着外高姥姥当年给白龙换药的药碗。

姥姥说,那是白龙留给我们家的念想,也是对我们家的保佑。

去年,我去沂蒙山里玩,特意去了外高姥姥说的那个山洞。

山洞还在,只是更破旧了,洞口的茅草长得比人还高。

我站在洞口,仿佛能看见当年那个白胡子老人坐在地上,外高姥姥蹲在他身边,小心翼翼地给他换药的场景。

其实,不管有没有龙,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

做人要心善,要多帮人。

你帮了别人,别人也会帮你,就算是龙或者其他生灵,也会记得你的好。

我想,这应该就是老辈人们口中常说的“善有善报”吧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